欢欣“骨”舞: 体验骨骼拼装
“大家知道牛的椎骨分为几部分吗?”10月2日下午,动科楼一楼中庭内传来阵阵欢笑声。动科1901班的杜瑾鸿结合牛骨骼标本,将牛的骨骼按照头骨、躯干骨、四肢骨的顺序依次进行了详细讲解,现场同学们认真仔细学习牛骨知识,在随后的牛骨拼装体验中“玩”得不亦乐乎。
(动科1901班杜瑾鸿讲解牛骨知识)
据悉,骨骼拼装大赛的创意自2005年提出后,凭借其趣味与专业的融合性,深受学生喜爱。参加完牛骨拼装体验后,动科2103班的商梦真难掩兴奋,她表示:“通过动手参与骨骼拼装,我对牛骨骼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以后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充满期待。”
赵“普”夜读:了解科普知识
“大家知道为什么大熊猫会有黑眼圈吗?”博物馆讲解员张晨雪询问在场同学。“因为要保护视觉器官!”“因为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同学们积极抢答,场面火热。张晨雪笑着作出解释:“当大熊猫遇到敌人时,它会通过眼睛观察逃跑路线,而黑眼圈可以起到掩护作用,使得敌人发现不了它意图逃跑。”
(张雪晨进行观赏动物的讲解)
4日上午,“一次观赏动物主题交流”活动在博物馆开展,同学们跟随讲解员在博物馆内畅游动物世界、收获新知。动科2102班的陈政霖感慨道:“我平时也了解一些野生动物的知识,但这次的科普活动让我对野生动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喜爱野生动物和动物科学专业。”
4日下午,西苑社区小广场上,“一次伴侣动物义诊”正在进行。“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动物的营养状况。”“柯基具有侏儒基因。”动科动医学院临床兽医学系副教授丁一把伴侣动物知识的讲解融入义诊中,并让参与人员在动物的互动过程中加强科普,引导宠物主人与参与人员关爱动物。
(丁一副教授检查动物)
(义诊宠物)
当活动进入尾声时,同学们围绕在丁一的身边,与其探讨临床兽医未来的发展。丁一鼓励在场感兴趣的同学们进入兽医院实习,增加对临床诊断的了解。
甜“蜜”之旅:品鉴蜂蜜产品
4日上午的蜜蜂繁育基地里,湖北省养蜂学会理事长、动科动医学院副教授李翔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蜜蜂世界的秘密。不足两米宽的走道两旁整整齐齐码着两列蜂箱,马蜂与蜜蜂在空中飞舞,偶尔停靠在同学们佩戴的迷彩蜂帽上,师生在互动中感受自然气息。
“辨别蜂王和蜜蜂,主要是通过对比它们腹部的长短,蜂王腹部较长,而工蜂腹部较短。”动科动医学院研究生冯小娟从蜂箱中提出一个巢框,快速地从上百只蜜蜂中找到蜂王,进行指认讲解。随后,她又从生活习惯、形态、动作三个方面进行蜜蜂科普。期间,有几只蜜蜂停驻在动医2103班辛啸宇光裸的手臂和小腿上,引起了同学们的惊叹。“因为我对蜜蜂十分感兴趣,所以当时的第一反映不是恐惧,而是觉得幸运且新奇有趣”,辛啸宇这样说道。
(同学们观看蜂巢)
参观蜂蜜繁育基地之后,李翔向同学们介绍基地情况和蜂蜜产业知识,并带领同学们体验取蜜的全过程。“取蜜,需要经过取蜂脾、切蜂蜡、摇蜜、过滤、分装五个步骤。”同学们一字排开,耐心地聆听李翔讲解取蜜的动作要领。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义生、离退休工作部部长鲁满新等老师参与到取蜜队伍中,与同学们一同完成取蜜与制作蜂蜜产品的任务。
(体验切蜂饼)
近距离地接触“甜蜜产业”,同学们对蜜蜂养殖与蜜蜂产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作为特种经济昆虫,蜜蜂是农业之义、自然之桥,为维系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品鉴蜂蜜产品时,同学们尝在嘴里,甜在心里。动医2101班的何瑜收获满满,兴奋地说道:“作为动科动医的学子,此次活动让我了解到与蜂蜜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也对专业有了新的理解与定义,我将在未来学习中不断地挖掘专业特色,深入学习。”
田“野”同行:亲近自然世界
4日晚,手电筒的灯光将试验田旁的道路照亮,同学们跟随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沿路进行野生动物夜观调查。“找到了!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靠太近!”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李茂良引导大家观察赤链蛇看。一路走来,同学们先后发现了湖北侧褶蛙、气步甲、双斑锦蛇、泽陆蛙、蝽、中华蟾蜍、饰纹姬蛙、短尾腹蛇等野生动物,并与两栖类动物亲密接触。工商2104班蔡璐谣说:“能够近距离接触到蛇,触摸到蛇的皮肤,对我来说十分难得,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7日下午,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以“校园物种档案”为主题,从校园内野生动物切入,在荟园主干道举办动物知识趣味竞答活动。活动设置了动物拼图、图中锦翎、蛇之美三个环节,形式新颖,吸引大量同学驻足了解野生动物。
动物拼图要求参赛者在规定时间里将一幅打乱顺序的动物拼图复原。参与图中锦翎的同学则需仔细观察一张被遮住部分特征的校园野生鸟类摄影图片,根据特征选择出同种鸟类,随后工作人员与参与人员分享图中鸟类的习性、出现地点等科普知识。在蛇之美活动中,参与者可以与玉米蛇等宠物蛇安全接触,了解关于蛇的知识。动医2005班的郑佳慧表示:“我感觉蛇很酷,之前没有接触过,虽然有点害怕,但还是进行了体验,希望以后能更多地参与到此类活动中。”
审核人:代金贵